强迫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运动成瘾看看自己都中了哪几条 [复制链接]

1#

嗨!健身的小伙伴们,闯荡健身界这么久,应该有听过“运动成瘾”这个词或是亲身经历过吧!

什么是运动成瘾?

以下情况中,如果你遇过了三个以上的相似情况,那么你可能真的患上了:

耐受性:必须不断增加锻炼,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脱瘾:当停止锻炼时,会出现焦虑和疲劳;

注意力:锻炼的时间长且比预期的强度大;

失控:没有办法减轻训练负荷;

冲突:为了锻炼而牺牲社交和工作的时间;

坚持性:在生病或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锻炼。

虽然“运动成瘾”可以为你的健身提供强大的动力,让你离塑形的目标更近,但它也会把你带入一个严重的误区:

对锻炼异常投入,尤其着重锻炼身体局部,健身变成一件死板单调的事,不但把一件健康的事变成不健康的事,甚至影响到家庭、社会工作和生活。

一个高阶的健身爱好者,会自主去协调身体与心理的平衡。不良且极端的锻炼方式都是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错误示范,必须极力避免,这样才能享受到健身运动带来的持久有效的成果。

若你经过几年的时间训练出磅的体重,但手臂却像马拉松运动员那样,就不要痴想练成罗尼·库尔曼那样的职业冠军的身材了。

把做卧推换成交谊舞之前,先思考一下关于健身运动的“心事”,避免走一些弯路(更不用说要走极端了),早日调整至巅峰状态,饱满的肌肉、理想的体格也就近在咫尺了!

饮食失调

一般很少人会把饮食失调和肌肉发达的男神女神们联想在一起,毕竟,健身运动是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蛋白来满足能量需求和肌肉组织的生长。

但实际上,饮食失调的实质(贪食、呕吐,恶性循环)跟很多人在健身增减阶段的食补方式是相差无几的。

看看上面这张身材比例对照图,看看那些在舞台上风光无限、展现完美曲线的比基尼小姐们,在业内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不少人(包括运动员)都是以饮食失调为前提,而达到自身的理想身材。

饮食失调的“风尚”如同流行病一般在业界内蔓延,甚至愈演愈烈。

饮食失调中,最普遍的就是暴食症。可能出现在运动者控制饮食的时候,或是需要严格控制卡路里的赛事的最后阶段,后者的情况尤为常见。

选手经常在赛事淡季正常饮食(也可能会过量),而在赛事旺季就逼迫自己大幅度削减食物的摄入量。

想要身材好又想尝遍所有美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跟其他人的唯一区别只是吃蛋糕吃到吐而已,甚至还有人吃泻药来达到相似的效果。这种不健康的做法却在健身界如此普遍,严重破坏了身体机能的能量摄入平衡。

还有一个危害更深的赛前饮食习惯,在锻炼时过度地降低卡路里摄入量来达到减脂的效果。这是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会产生很坏的后果:肌肉分解、抗脂肪燃烧以及消耗体内的必须营养物质。

某些为了名气、宣传口碑而没有节操的教练,可能就会给女性健身者开一个每日摄入卡路里(对一些运动员甚至给出三位数的量)且需要大量训练的健身方子。结果,体脂是减下了,但同时身体也受损了,还可能给健身生涯埋下隐患。

那怎么做才能改善饮食、吃出健康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个针对训练和塑身的长期饮食计划(最好是全年的),饮食计划的营养要全面,保证重要的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重要物质的摄入,并且严格遵守,不要遇到赛事淡季就胡乱地吃。

这样即使到了赛季,也不至于把肠胃弄得特别狼狈。如果你锻炼了许久,却始终不满意自己的身材,那你应该开始转战饮食方面了。

保持良好的营养习惯,逐步减去多余的脂肪。记住一点,不管做怎样的锻炼,有怎样的目标,都要把你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健康的心态,比一切都重要。

你到底想要多壮?

有些健身爱好者没有“大”的意识,总感觉大无止境。例如一些举重运动者(通常指男性)痴迷于无比壮硕,仅仅是由于硕大的外表能带给他们自信、自豪和自尊,展现他们的坚强意志。

“肌肉上瘾症(MDM)”指的就是这些人,或者用更广泛一点的术语称呼“身体畸变”(强迫症的一种细分)。

MDM患者会习惯性地把健康有益的运动越轨成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大肌肉的癫狂。家人、朋友和自身健康成了永远都达不到的目标的垫脚石。

讽刺的是,这些人却很少参加赛事,只是热衷于谈论赛事,缺少上台展现自我的勇气和自信。

而对身材永不餍足的态度,导致他们极端追求肌肉的增长,远远超出身体所能承担的负荷。最终,社会孤立、合成类固醇的滥用将他们推上虚幻的顶峰。

你是否患了MDM,在临床上很难诊断,也极难治疗,原因在于当事人不愿承认自己有这种问题。所以最佳的预防方法,就是在MDM崭露头角时将其扼杀:

如果你把健身视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说健身成为你活下去的理由,那么就要注意了,MDM和之前说过的饮食失调很可能会在你身上出现。

始终牢记,训练、饮食、竞赛是用来点缀你的生活,而非一个人身份的符号。旁观者清,多听听家人和朋友对你健身生活的看法。

若是你开始执迷于每天卡路里的进出、每次错失的锻炼或者每克未能实现的增肌,那么就开始寻求干预心态发展成MDM的方式吧。

锻炼成瘾

还有一类运动者,即使生病或者受伤,依旧锻炼。想到要忍受接连好几天没有锻炼的痛苦,就开始精神萎靡、一蹶不振。

恢复自信的唯一途径,就是带伤到健身房去,当然这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复合那业已无力的心境。“心理成瘾”可能与之前提及的饮食失调或MDM有些许关系,但它的潜在因素,毫无疑问是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健身运动是需要有些许“瘾”,但造成我们盲目地过度训练的“瘾”就有问题了。换句话说,做着毫无必要、太过多余的消耗肌肉的有氧运动,只会产生让你止步不前甚至厌烦训练。

作为运动员,小磕小碰是在所难免,偶尔一不留神也会过量(后者经常导致前者)。不过,没有哪个奖项是按照你一年锻炼了天数或次数来评定的,在你疲惫或伤病的时候,坚持地扛下去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每经历一个锻炼周期,都需要有一种退让的姿态,评估自己的感觉和进展,适当调整。有时恰当地给身体放个假或者短时间内减少训练强度,也是必要的。

肌肉是有生命的,需要成长、休息和愈合的时限,像是涅槃重生的凤凰,唯有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才能有所发展,才能历久弥新,你才有蜕变的可能。

追求平衡

在那些成功的运动员眼中,健身运动和生活是同等重要的。换句话说,锻炼(或是饮食或是其他能提升成效的事)时间到了,我们就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做好;休息时间到了,就乖乖地把爆发性的增肌训练忘在脑后,好好享受生活。

不管是工作,还是与家人和朋友相伴,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你需要做到能在健身和日常生活两者之间切换自如,重要的不是你赢得了赛事的冠军、或者为肌肉增加了一磅的重量,而是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历。

健康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唯有平衡,才是真正的人生之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