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千亿帝国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今天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忙碌了一天后,回家的途中口渴难耐,看到路边商店敞开的大门,里面摆满了花花绿绿的饮料。顿时心中一股看到救星般激动,舌尖仿佛已有那份甘甜:“今天!我要喝个痛快,快乐水我来啦!”。努力压下想要奔跑过去的双腿,只为那一口入喉,全身舒畅的酣畅淋漓。

(正所谓:可乐入喉心作痛,泡面卤蛋加俩肠。生活美了!)

强迫症表示看了很舒服,并想打乱顺序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市场上占比最多的可乐莫过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以至于经常有人听到这样一句话:“百事可乐疯狂山寨了可口可乐!”,“胡说!是可口可乐模仿的百事!”。

其实真相如何,我们恐怕不得而知了。但是百事可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几乎跟可口可乐一样悠久(可口可乐诞生于年),诞生初期都是一种治疗胃病的“胃蛋白酶”饮料;

直到年的时候,“百事可乐”这个名称才得以确立,在一战时期曾经在部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迅速发展的百事可乐当时也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发展了有特许经营权的瓶装商。这个时期的百事可乐,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借鉴了可口可乐的成功,比如:命名、经营权,但商品本质上还是与可口可乐完全不同的两种饮料,这也间接的奠定了可乐的发展。

发展总归不会一帆风顺

百事可乐发展期间曾经三次想要卖身给可口可乐公司,但每次都无始而终,可口可乐始终看不上这个“小牌子”饮料。(不知道现在他们怎么想的,当时肯定以为别人坑他。)

第一次卖身是在年,因为食糖价格波动,创始人认为糖的价格会大幅度提升,于是把不少资产用作购买食糖。但事情的发生总是事与愿违的,糖价没有上升,反而下跌不少,因此公司账目现金窘迫,百事可乐濒临破产,创始人凯莱布·布拉德汉姆对此希望把百事公司卖给可口,然而可口可乐当时处在正在稳定上升期,可谓潇洒风光对收购事宜不以为然,直接拒绝,还嘲讽了百事一番。

在这之后,一位名叫罗伊·梅加格尔的商人收购了百事,又在原基础上苦苦支撑了几年,中间经历了多次公司重组,直到年,百事可乐不仅没有上升的趋势,反而再次跌至了谷底。梅加格尔只得再次向可口可乐公司提议收购,与上次一样,第二次再次遭到拒绝。

再之后,名叫古思再次接收了百事可乐,古思原本是可口可乐的销售商,业绩一直不错,当时他希望可口可乐公司能够给予他这样的优秀销售商更大的利润折扣,但高傲的可口可乐并没有回应他的请求。古思感到自己被侮辱了,于是一怒之下把自己商店的可口可乐全部下架,并且对外宣称可口可乐“一旦下架,将永远不得再售卖”。(不蒸馒头,争口气。)

在这期间内,古思收购并重组了漏洞百出的百事可乐公司,并且指示手下员工改变百事可乐原配方,尽全力模仿可口可乐,随后在自己的零售店重新上架了新款的百事可乐。(能创新还是创新比较好。)

古思一开始销售期间用了一些迷惑群众的办法,当有顾客点名购买可口可乐的时候,他并不明说,而是直接将百事可乐出售给顾客,这一举动最终引起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注意,可口可乐只得向古思提出警告,但古思反而嘴硬的指控可口可乐“诽谤、谣言”。

只是古思虽然表面上硬气,百事可乐的套壳销售依然非常惨淡,坚持到年,古思再次通过与可口可乐公司接触,希望出售百事可乐,第三次不出所料的遭到拒绝。

不破不立,崛起的百事

痛定思痛的古思,想起过去的林林总总,往事如过眼云烟。重整信心决定重新规划百事可乐的未来,他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推出了“大瓶可乐更便宜”的方法策略,改变之前与可口可乐一样的瓶容量,推出了大瓶装,并选择首先向更高的阶层推广,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百事可乐从年年亏损到基本盈利。

后来古思的原老板一位名叫沃尔特·马克的人发现了这个这其中巨大的利益,通过打官司抢夺了百事可乐的部分控制权,经过一段漫长的官司,年至年,古思被迫出让了91%的百事可乐股票。(辛辛苦苦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沃尔特·马克也因此走马上任成为百事可乐新的董事长,古思担任总经理,这两个人最终也达成合作协议,这也是成为百事可乐日后崛起的关键因素。

当沃尔特·马克接手百事可乐公司后,采取了一系列更加有效的经营策略:第一继续沿用了“大瓶”策略;第二点,参与设计了与可口可乐外观完全不同的红白蓝三色的百事商标,并首次确定蓝色为百事可乐的主色调,这也是为了和可口可乐的红色外观带来最鲜明对比;

马克也首先发明了“饮料瓶换钱”,他向销售商提供饮料瓶,并要求批发商销售百事可乐的时候收取瓶子押金,以此作为公司生产瓶子的启动资金。

在其领导下,公司创作了一系列更符合时代潮流的百事可乐宣传语、宣传海报,这些操作为百事可乐取得了空前的宣传效果。

与此同时,由于多年垄断行业,许久没有对手的可口可乐公司错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反攻措施,可口可乐董事讨论决定拒绝推出大瓶策略,因为这会导致利润的下降,而且目前市场份额依然是可口可乐的大头。

最终可口可乐没有任何行动,后来他们也为这一次的保守策略付出了割肉的代价。尽管可口可乐一系列不跟进策略导致市场缩减,但其多年运营的大量人群基础依然牢牢占据了46%的绝对市场份额,理所当然的,以百事公司为主的饮料系列份额也急速向上增长,并不断打开可口可乐曾经密不透风的各地市场。

纵观历史发展,存活下来的企业很多都是靠着“抄袭、模仿、山寨、水货”起家,现在看来的确有些不厚道,甚至讨厌。可在当时的环境下,市面上几十款与可口可乐相同的饮料,最终只有百事可乐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也不由得让人去思考,模仿并超越,山寨做的更好。在发展时期这不就是某些生厂商曾经的战略吗?也因为只有这样才让全世界的人民最快知道中国,了解中国制造。模仿并超越,我认为是一句夸奖。

在此我相信,一个合格的企业必定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商品的质量,用实惠的价格,服务满意的客户;最终一定会得到一个理应得到的结果。

如果各位老爷们喜欢本篇文章,还希望能帮洋牌多多点赞收藏转发,我会更有动力!大家爱看的话下期立刻更新!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或是发现洋牌的错误请在评论区留言。

这是洋牌的第四篇文章还请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