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向者的不快乐根源心理内耗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心理内耗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以下三点

1.常常觉得累、压力大,但其实什么也没干。

2.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和希望的方向是什么。

3.即使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有了方向,什么都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很累了。

如果这三点在你身上都时有发生,那么你很有可能心理内耗比较严重。当一个人心理内耗严重的时候,常常在工作或学习上比较吃力,下面是我查找和总结的对于心理内耗的看法,坚持读下去,相信当你读完的时候一定可以摆脱心理内耗。

01什么是心理内耗?心理内耗有哪些危害?

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的时候,个体即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内耗。简单来说,既没有体力劳动也没有脑力劳动,就是由于心理原因而感到很累,一般此时就处于内耗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是对自我心理的消耗与磨损,长期的内耗会让人感到很疲惫。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我们坐公交的时候

一般人是这样的:

听到目的站

对说师傅,前面多停一下

下车

而心理内耗者会这样:

提前看好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

然后开始想:

要不要提前去站好?不去会不会耽误别人时间?去了是不是得提前叫醒旁边睡着的兄弟?

一会到站的时候怎么说?是称师傅?还是叔?不称呼是不是不太礼貌?希望还有人在这站下

这是最常见的心理内耗的表现,并且会在不同个体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而且通常心理内耗会有高敏感低自尊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内心戏特别多,通过高标准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但是因无法实现又会陷入恶性循环。

02造成心理内耗的原因有哪些?

高敏感,过度在意他人意见和看法

每次参加社交活动之后,都会自己反复推敲是否有不合适的做法,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自己想一晚上,看是否有合适的做法。尤其表现在与人争吵后,心理内耗者常常会懊悔自己的争吵不够有力度,角度不够新奇,会自己在脑海里演练。

低自尊,缺乏自信

小时候,由于自己不自信,不敢当出头鸟,给周围人留下了普普通通的印象,而长大后,更是不自信,于是愈发变成了普普通通的模样。

感情中常常会担心自己的某句话会给这段感情带来灾难,忽视自己的优势。

工作中会因为一次汇报的失误,猜测是否自己会失去今年的年终奖。

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而不自信更是会让自己不少潜在的机会,进而恶性循环,不断给自己加负面的心理暗示。

拖延症,心理上想变得更加优秀,身体上却意外的诚实

这是心理内耗最典型的特征。事实上就是,自身惰性在掌控自己再加上现在的诱惑层出不穷,而进一步表现出来的就是执行力不足。

比如不到最后规定一天永远无法完成的作业,课题,工作,又或者说好的开始学习却在刷了两个小时的短视频之后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

强迫症,不放心一切不在视野的事物

这是最折磨人心理的症状。

比如出去旅游的时候心里惦念的永远是家里门关没关,窗户关好没,会不会下雨,会不会进贼?在进出地铁时,需要确认好几遍才放心没有坐错方向。

这些对于未来的坏情况的假设常常折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到心累难以为继,因为它们占用了我们大量的心理资源,就会导致心理内耗。

03如何从严重的心理内耗解脱?

不要妄自菲薄

就连刘阿斗都可以被诸葛亮嘱咐:“不宜妄自菲薄”,可想而知妄自菲薄对一个人的危害有多大。

我们过度在意他人看法就是源于对自己信心不足,自卑让你的内心动荡不安,进而在无关紧要和并无确凿证据的事情上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内耗。

请不要轻易低估自己妄自菲薄,也不要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盲目自大。而是理性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论你对什么事情抱有犹豫或恐惧的态度,只要你果断采取行动,折磨你心灵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弱。

能申报的奖学金就立刻申报吧,再不济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能借调就借调吧,未知的投入才会带来未知的收获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缺乏立即行动往往是一个普适性的问题。我们还体会过很多次这种情况,一旦事情推迟到最后,我们通常可以非常专注地完成任务,这也就是所谓的拖延症。但在此之前,我们却“行动”不起来,白白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人们接近目标期限时,他们才能专注于实现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期限效应”。

因此,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可以先将任务分成阶段性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就像我们听过的一个关于闹钟的小故事:

一个新组装的小钟放在两个旧钟之间。

两个旧钟在滴答作响。

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但我有点担心。在你走了万次之后怕你受不了。”

“我的天啊!万次。”小钟很惊讶:“你想让我做这么大的事吗?不,不,我做不到。”

另一个老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别害怕,你只需要每秒钟摆一下就足以胜任这份工作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小钟对此表示怀疑:“如果是这样,我可以试试看。”

这只小钟每秒都在滴答作响。不知不觉地,一年过去了,它的声音响了万次。

这样一来,就像小钟一样,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而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的“最后期限”将提前,以促使我们积极行动,进而减少心理耗损。

学会接纳强迫症

就像失眠一样,正常人只需要到点睡觉即可,而失眠的人却想法设法地想让自己睡着却反而睡不着。

我们不放心家里的门有没有关好,可以拍照留下照片;不放心地铁就多看两眼线路图,况且就算坐错方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嘛。

强迫症本就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去接纳,正常看待就好。

有这么一个故事。

禅宗五祖考量弟子们的才智,就让他们各自写一首偈语。

大弟子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勤勤常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不以为然。

后来的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心非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深以为然,便将衣钵传给惠能。

其中大弟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心是神圣的,不应该有自私的想法,我们应该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