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一边是强迫症,一边是一部名著,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写道:“林妹妹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注意“他”及“那”二字并非我写别,古典小说原文均用法如此,这是古今文的一个区别)
这是林黛玉病后,惜春评价林黛玉性格的一段话,也即道出了林体弱多病、情绪不佳的性格方面的原因。我看之后,深以为然,不只是书中人物,此话可谓道出了很多心理疾病之人的性格根源——认真、较真、以真为本。
《红楼梦》我读的并不深,只可说粗略之大观,因为里面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细节多,关系多,人情多,景象多,要熟知每一事项及各种关系,不看个好几遍,是看不透看不明白的。只是此段话给我的印象极深,有醍醐灌顶之感慨,理性看待这段话,可以得到以下领悟:
第一,世事有真有假,真着未必多,假着未必少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社会是多元的,世界是复杂的,复杂而精妙的世界,其中之集大成者——最复杂的,当是人也,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谁把谁当了真,套路玩得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凡人多角度、多心眼去了解,不可一味相信也。写到这里,好似有些跑题,因为不是为强调如何辨真辩伪,而是说,世事本就真假共存也。
第二,一个人的性格不可太“执真”
所谓执真,便是一味地追求纯粹的真,容不得半点沙子,须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执真,会令自己的事业难以开展,工作难以推动,会陷于完美主义的漩涡,浪费时间,耗费生命。
第三,聪明人更易制造心理问题
所谓“巧者愁,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正是因为你做事心思缜密,智力超群,考虑问题周全兼顾,面面俱到,从而凭添了诸多烦恼,而没心没肺,吃了便睡者,是很多得什么心理疾病的。
人是个复杂的机体,我们在真假、劳逸、勤怠、取舍之间,努力地求取平衡,做到的话,聪明而敏感的人,也可以拥抱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