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我想上班怎么办rdquo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362403.html

昨天,湖州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联盟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心理防护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推出“心理健康”服务品牌,目前有12个专业团队、名心理健康志愿者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这一期

湖州37度心理

3位老师将为大家解答

1疫临城下,我们如何面对恐慌情绪?

解答老师

费为群

湖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


  春节以来,疫情紧急,老百姓普遍出现恐慌情绪,也就是焦虑、恐惧情绪。人面对危险都会恐慌。这个危险主要来自于它的不确定性和传染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恐慌?


  首先需要了解恐慌情绪。恐慌有5个等级,分别是担心、畏惧、焦虑、恐惧、惊恐发作。如果是1-2等级,会心慌、害怕,属正常反应,只要牢记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即可。但如果是3-5个等级,如不管去不去危险的地方,即使在家也会担忧,睡不着;出门口罩戴2-3层,防护过当;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有濒死感。那就需要
  其次需要对疫情有正确的认知。这是真正减轻恐惧、消除恐惧最重要的应对策略。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的确切客观信息,知道它的危险性,如病死率。2月1日的数据是2.19%,而SARS期间病死率为9.59%。这次肺炎引发恐慌除了致死性还有传染性强,在潜伏期也会传染。但需要注意的是接下来病死率会低于2%,但每年全国因流感死亡的人数是8万多,只是流感的总人数低,所以比例就低。


  最后需要树立信心,自我调整。信心很重要,相信信心的力量。接受现实,实事求是。要了解、接纳自己的恐慌情绪。可以通过接纳情绪、合理宣泄情绪、与他人诉说,和照顾自己的情绪的方式让我们在疫情中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需要规律生活,保持生活节奏的稳定性,做一些平时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完成一些不可替代的任务。可以尝试些被普遍认可并有效的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着陆技术、肌肉放松技术等。

2过度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心理健康A证。


  我在最近心理援助工作中获得很多很多的相似的一个内容:我想上班,我也想上班……类似这种现象,从个人层面,人的存在感,成就感,社交需求等得不到满足。从社会层面,迷茫,不知道异常节奏什么时候结束,社会正常的运转模式被打乱。我们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适应困难”,即失去控制感。


  事实上,人是社会性动物,天天在家,社会功能得不到开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一点点小的事情只会引起很小的焦虑,但量多了、时间长了,一切都会放大的,于是人就会感觉到不安,易冲动,身体有各种的不舒服,再加上疫情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汇聚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身心问题。自身就没有安全感,从小事上累积就容易发作,所以,我们想逃避这样的情境,于是我们开始想上班了,想上学了。


  一旦我们有了以上的一些不良感觉,一味地埋怨、牢骚、冲动都可能会让你好受一些,但明显大家都清楚这样的选择是缺乏理性的,甚至是害人害已的。


  其实很多人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我也列举一些供大家参考。

1)在家有时间给自己塑形。

2)在家有时间求知补短。

3)陪伴家人,强化亲情。

4)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练练字、看看连续剧等。


  当然还有很多相对更科学的方法专家早就有研究,比如说ABC时间管理法。例如你正在专注地写英语练习(事件A),你父母突然打开电视,电视声音很大,吸引了你,于是你去看会电视。你受了影响,去看电视(事件C)。也有同学会说,如果是我父母叫我帮她去做,我不得不做呢?如果是父母请你帮她去做的事(事件B)。


  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个计划,确定每天必须做的重要事情A类,然后设计ABC执行表,每完成一个A类事情,在休息的5分钟里,在执行表里做下记录,以及遇到的突发紧急事件B,或者干扰自己的C类事情,都记录完成的情况。


  让家庭的每一个人都参照“ABC时间管理法”安排好自己一天的各种事件,有计划地去完成,甚至是强制自己去完成,大家就会感到一天是十分的充实的,很多的不安、焦虑都会因充实而减弱,家庭的很多矛盾因此也很难产生。


  最后,我想说:我目前也不想上班,在家生活也很充实,学着与生活的每一次不如意和解,相信无论到哪一步肯定都有路可走,走好目前的一步最重要。

3我现在经常想洗手正常吗?

解答老师

王强


  湖州37度心理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首先要分清楚两个概念,“强迫症”与“强迫倾向”:“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行为或思维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让我们无法自拔地陷入痛苦里了。而“强迫倾向”是说人人都有一些念头或行为,但这个是在正常的范围内的。

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发生后,人类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病*的深深恶意,全国确诊人数每日上升、出门必须的口罩难以买到、蜗居在家生活用品难于购买、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在网络……这些情况难免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心理失调,对本次疫情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慌或焦虑情绪,重复洗手就是恐慌焦虑的情绪下的一种具体表现。

强迫症的人确实会经常反复洗手,但经常反复洗手的人并不一定是得了强迫症,可能是强迫倾向,那么它们怎么区分呢?具体要看当事人是否感到痛苦的心态来判断:如果你总是重复的洗手,你自己内心并没有挣扎,就是想彻底洗洗干净,洗完后内心也没有感到焦虑难受,这个就不属于强迫症的,而是强迫倾向,是正常的。如果他知道反复洗手是不对的,但如果不洗手心里会很痛苦,即使在洗手时,心里还是痛苦的,为了洗手这个问题,已经影响了他的吃饭、睡眠、休息,这可能就是得了强迫症了,医院进行治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点强迫倾向的,有时这种强迫倾向是让人上进的动力。只是那些健康的人他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这就是一种强迫倾向,并不是强迫症。

如果你平时没有重复洗手的习惯,就是现在才有这样的动作,那么是因为你对本次疫情产生了恐慌和焦虑引起的,如果想减缓或克服重复洗手的习惯,应该采取一些方法从源头上克服你对本次疫情的恐慌和焦虑。

更多心理咨询服务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心理专家交流来源:文明湖州编辑:唐琪新

疫情防控小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