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与常家美、邵晨、陈峰等老师谈心,我还想与其它青年教师谈谈,鼓励她们积极参加教学评优活动,打好基础冲击各级名师评选。参加各种业务评选活动,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目标,但一定是重要的目标,是不可或缺的人生经历。我常说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表,但是我也不拒绝发表,如果文章能发表也不是坏事呀。文章就是应该有读者的,而且越多越好,这是它的社会价值呀。所以,好教师不一定有各种光环,但是积极参加评选也是一种正常的锻炼和激励。只是不要把评选结果看成是终点,要把它看成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车站,或者是加油站。每一次参与评选,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都是一次历练和提高。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教研群内晒各组的教研活动,这很好!但是一定要思考:课时备课的重点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有三句话:基于课标和学情的课堂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基于课堂学习目标的训练设计(学习方式、训练方法和检测题目),为课堂学习目标服务的课程资源开发(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习工具、评价方法等)。以上三点应该是集体教研的重头戏,备教学流程是课时备课的次要内容,教学流程是在确定课型和课型模式的时候,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这应该是单元备课和学期备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反思,也应该重点反思以上三个方面。 我们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和观看名师录像课,为什么不安排老师们模仿名家的课,上所谓的汇报课呢?原因很简单,模式、流程、方法等可以借鉴,但是这些只是 形 ,其精髓是这些名师的治学精神、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这才是 神 。形神兼备方可有效,仅仅徒有其表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内外兼修,老师的备课水平和课堂教学的驾驭水平,来自于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教师的阅读和写作,这是教师的真功夫,这是教师最好的修养方式。教师的阅读和写作,应该达到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的境界,不能是泛泛地读读写写,读写都要有真知灼见,都要有自己的方法,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修养,是长期阅读、写作的不断积累和慢慢沉淀,这个过程不能速成,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一切企图冒进的,都要补上欠缺的课。这就像盖大厦,设计蓝图,打好基础,一层一层建好框架,一层一层砌好墙,最后才是内外装修。这些步骤的次序不可颠倒,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否则大厦就建不成,就会成为烂尾楼。仅仅关注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是拔苗助长,只会能是欲速则不达,必须老老实实地回到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的道路上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个道理是早有定论的。钱钟书以博闻强记出名,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 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的治学心得是: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国学大师钱穆说: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胡适也说: 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比贼还笨 的曾国藩资质平平,他的成功秘诀也是 下笨功夫 :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2019年5月22日23:26:06 补记 《浅谈专业读写的要点》(生活化写作 热22已有 267 次阅读 2019-12-03 07:37) 这是我第一次用手机书写,直接发表日志。刚才我向大家推荐了杨书铜老师的读书笔记。安徽董金发校长的学习笔记也非常详细,值得我们学习。 有人说,当感到迷茫了,就要阅读。当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了,就要努力学习。这次活动之后,大家有些沉寂,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组织和参与活动任务重,参与者看不到活动全貌,并且工作量大,任务重,期中分析头绪多等。建议这些老师多读读大家的文章,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感悟。二是看到众多高手的精采表现和高谈阔论,有点懞,不知所以了。要多阅读,理清自己的思路。玉石就是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了。突破了这个坎,就是质的飞跃。三是看得太多,听得太多,读得太多,一时消化不了。建议选取一个点,慢慢疏理,就像剥茧抽丝一样,理出个头绪来。 读书心得有三个层次,一是泛泛地通篇谈体会,词句也很宽泛空洞,这是最低层次;二是摘抄主要内容,顺便谈一些感受,这是中级层次;三是有要点摘录,结合要点,谈实际工作的感受和打算,立足点清晰,思考也有操作性,这是较高的层次。 暂时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