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是真的吗》)眨眼,是一种生理需要。正常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左右,但是有很多孩子眨眼的频次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值。而关于孩子频频眨眼,在不少家长看来,只是个坏习惯,因此劝不住时还会斥责孩子。但也有部分家长非常担心这一情况,不知道怎样去控制。有的家长提到了网上的一个说法:经常眨眼可能和儿童抽动症有关。
于是记者立刻进行了相关搜索,发现确实有很多信息,把经常眨眼和儿童多动症相关联。那么,经常眨眼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信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记者采访了专家。
北京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崔霞:“是真的。因为我们说,这个多发性抽动症的孩子,往往首见的抽动症状主要是发生在眼睛,孩子表现为就是频繁的眨眼睛。”
那么,到底什么是儿童抽动症呢?除了频繁眨眼睛,它还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医院神经内科李宁:抽动症是一组以肌肉的快速不自主的抽动,以及这个爆发性的发声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类的一个疾病。
儿童抽动症,它可以说有两种最主要的症状,一组症状是运动性抽动,一组症状是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主要表现在,全身运动肌群的一个频繁的快速的增发的一种抽动。比如我们刚才说的眨眼睛,实际上是一个眼肌的抽动。还有耸鼻子、挑眉毛、咧嘴,还有这个面部的一些抽动,甚至有一些扭脖子、鼓肚子、踢腿、甩胳膊、撅臀等等。这个症状可以说发生在所有的运动肌群,都可以出现。症状是轮换的,交替发生。还有孩子呢,咽部发出一些怪声,甚至有的孩子会说一些秽语。就是我们说的骂人、骂脏话,有这样的一些表现。
专家告诉我们,儿童抽动症多见于4-12岁之间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家长如果看到自己的小孩子总是做一些很奇怪的动作,一定不要忽视。但是抽动症的症状,很多表现和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很相似,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呢?
有些人可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是撇嘴或者是斜眼,等等这种不好的习惯。但是这种动作往往是单一性的,就是它的部位往往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抽动症的病人的抽动的部位,往往是多部位的,比如头几年,它表现的是以眨眼为主,但也许过了几年之后,它就以耸肩为主,它可能有好几个不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第二点就是说,这种不好的这种,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它往往是可以控制住的。但是抽动症的这种患儿,即使让他控制住,不要动。他可能能够比如说,在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或者是十几分钟的情况下,他能够不动。但是过了这个时间,他反而会有一种反跳式的增加。
专家告诉我们,抽动症是一种病,不同于坏习惯,症状发生是不由自主的。严厉训斥也不可能使孩子改正,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康复。并且,抽动症是不能自愈的,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医院进行确诊,否则对于孩子成长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为很多的抽动症的孩子,有40%—50%会有共患病。他会出现一个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出现强迫症,出现抑郁,出现情感障碍,出现学习能力下降等等这些共患病。
看来,儿童抽动症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创伤和阴影。那么,如果儿童患有抽动症,需要如何治疗呢?
主任医师崔霞:如果要是一些轻的症状,我们首先根据它的一些诱发因素,我们先祛除病因,如果经过这些行为的干预,或者祛除病因,没有得到一些很好的缓解,那么还是要经过一些药物治疗。另外它还有一些,心理行为的疏导等等。
除了要及时就医,在生活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对于这个病,首先我们说这样的孩子,饮食因素要十分的注意,一般我们建议这样的孩子,不要吃特别辛辣的食物,还有有的孩子跟过敏有关系,所以有些海产品也是要避免的。还有从家长的教育方面来说,我们希望这样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这个病容易在考试前后,或者孩子在紧张下、压力下,容易出现诱发或者加重。另外这个疾病我们说呢,实际上它呈现一些兴奋性的一些表现。不要给孩子喝一些含咖啡因的兴奋性的饮品。
专家告诉我们,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淡化孩子对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