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同事的宝宝刚刚两岁多,最近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举动,特别喜欢往桌子底下钻,有时候甚至拉开柜门,把自己关在柜子里面。
孩子妈妈发现以后,将孩子抱出来,可是孩子却特别抗拒,甚至哭闹不止。妈妈特别担心,是不是孩子害怕什么东西,所以想要躲起来。
在我家大宝二宝小时候,也有这些看起来古怪的行为出现。其实这是孩子处于空间敏感期的表现,所谓空间敏感期,就是孩子希望通过观察物体之间的位置,来了解空间的概念。
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期望感知到空间内的不同感觉。这是孩子在认知这个世界中必要的一个阶段,只是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而已。
01空间敏感期的表现形式
表现1、喜欢捉迷藏
相信这是很多宝宝喜欢玩的游戏,这种游戏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比如父母拿着枕头沙发垫挡住自己,然后拿开垫子,宝宝就会感到特别兴奋。
等到宝宝逐渐长大以后,他们就会把自己藏在各种家具的后面,或者房间的角落当中,让爸爸妈妈来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体会到不同空间对于隐藏自己的效果,从而对空间产生一些必要的感知。
表现2、喜欢扔东西
宝宝扔东西,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其实宝宝在扔东西的时候,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和灵活性,而且可以培养宝宝对于空间的理解。
当这些东西被扔出去的时候,由于力道和角度的不同,或者东西的材质、形状不同,这些东西在空间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运动轨迹。就可以让宝宝掌握力道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当然,一些声响的产生,也能让宝宝感觉到其中的乐趣。
表现3、喜欢搬东西
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宝宝,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自己的勤快,比如把自己的玩具从东搬到西,从一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
当然,这些体力活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宝宝得到锻炼,而让我们看不到的好处,就是宝宝可以观察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空间里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并且宝宝会去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表现。
表现4、有点强迫症
如果宝宝出现了强迫症的表现,父母也千万不要觉得惊讶,因为这是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宝宝惯有的行为表现。
宝宝自己安排好的玩具,如果父母觉得不整齐不美观,而去擅自帮着宝宝重新整理,那么宝宝就会觉得自己的空间秩序被侵犯,从而表现出抗拒来。因此,如果宝宝反对你收拾他的玩具,那么父母最好顺从宝宝。
02如何帮助空间敏感期的宝宝
首先、要顺从宝宝
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宝宝,他们的行为其实是在探索和研究,只是很多父母对此并不理解而已。因此,当宝宝对于自己的空间有着自己的要求时,父母需要顺应他们探索的心理需求,不要随意打乱他们已经摆好的物品。
对于他们乱钻桌子的行为,也不要尝试阻止,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他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其次、要配合宝宝
当宝宝对于空间概念进行探索的时候,毕竟宝宝在探索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能够让提升宝宝对于空间概念的认知,父母还需要针对宝宝的行为,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游戏,陪着宝宝玩,让这种探索更加高效。
比如孩子喜欢捉迷藏,那就不仅在家里面躲,还可以到野外去躲,增加游戏的场景选择。孩子喜欢扔东西,那就买一些儿童投篮玩具,或者套圈玩具,让扔东西变得更加丰富。
再者、要保护宝宝
当宝宝处在空间敏感期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其实不仅仅在于钻桌子等等这些常见的动作,有时候,宝宝的探索可能会产生危险。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宝宝手指被卡住,宝宝爬上窗台差点跌落等等,这些都是空间敏感期宝宝可能付出的代价。
因此,父母一定要教育宝宝必要的安全常识,更要对可能产生的危险予以清理,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同时,一些易碎品也要注意保管,以免损伤宝宝身体。
然后、要保护财产
宝宝的认知能力不足,因此,他们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造成一些物品的损失或者丢弃。
在宝宝的眼里,东西只有有趣和无趣之分,没有贵重和便宜的区别。所以,当宝宝处于空间敏感期的时候,父母需要将一些贵重的物品严密保管,千万不要被宝宝拿到了随手扔掉。否则,就会给家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尧二育儿日记寄语:
对于身处空间敏感期的宝宝,作为父母,首先还是要对空间敏感期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因为误解而惊慌失措,也会理解宝宝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帮助宝宝度过空间敏感期。
同时,父母需要根据宝宝对于空间探索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配合宝宝对空间认知的探索,让宝宝的成长更加迅速。